帕特大勒梗與紅骨獵浣熊犬詳細對比
帕特大勒梗 | 紅骨獵浣熊犬 | |
圖片 | ![]() | ![]() |
英文 | Patterdale Terrier | Redbone Coonhound |
別名 | ||
祖先 | 未知 | 尋血獵犬與古代愛爾蘭獵犬 |
分布 | 各地 | 各地 |
產地 | 大不列顛 | 美國 |
體型 | 小型犬 | 大型犬 |
身高 | 29-30 | 53-66 |
體重 | 5-6 | 20-32 |
壽命 | 10-12 | 11-12 |
價格 | 1000-5000 | 1000-5000 |
原始用途 | 獵兔犬 | 狩獵犬 |
現在用途 | 伴侶犬 | 狩獵犬 伴侶犬 |
量化 |
粘人3 吵鬧3 友善2 掉毛1 美容1 體味1 口水1 服從2 活躍3 耐寒2 耐熱2 精力2 |
粘人3 吵鬧3 友善2 掉毛2 美容2 體味1 口水1 服從2 活躍3 耐寒2 耐熱4 精力2 |
適合人群 | ||
養犬建議 | ||
用戶印象 | ||
整體 | ![]() | |
毛發 | ![]() | |
顏色 | ![]() | |
頭部 | ![]() | |
眼睛 | ![]() | |
耳朵 | ![]() | |
品種介紹 | 帕特大勒梗犬,有時稱作黑色兇猛梗犬,是這些犬種中的一種。這是一種精力充沛、不受約束的獵犬,單獨作為捕鼠犬和打獵伴侶犬而繁育。其斗牛犬的血統使它們太兇猛以致不能作為一種與群犬一起工作的獵犬,但它們是極其優秀的挖掘犬,它們愿意攻擊地底下的哺乳動物。 | 在美國南部的喬治亞州也有浣熊,當地人們知曉有專門狩獵浣熊的獵犬,所以將它進行繁殖試驗,希望能培養出本地的獵浣熊犬新品種。最后用尋血獵犬與古代愛爾蘭獵犬交配,終于培養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紅骨獵浣熊犬 |
物種分布 | 原產地 大不列顛 | 在美國南部的喬治亞州 |
物種起源 | 起源于:18世紀 起初用途:獵兔;現在用途:伴侶、獵取兔、鼠、狐貍 | 在美國南部的喬治亞州也有浣熊,當地人們知曉有專門狩獵浣熊的獵犬,所以將它進行繁殖試驗,希望能培養出本地的獵浣熊犬新品種。最后用尋血獵犬與古代愛爾蘭獵犬交配,終于培養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紅骨獵浣熊犬。 特點:它體高53~66厘米,體重20~32公斤。頭部強大,具獵犬特有的長而寬的吻部,耳朵是扁平碩大、長至頸部的垂耳,眼睛深色、富有感情;尾巴細長有力,外形似劍。體毛密實、柔軟;毛色常為近似紅色的單一 色調,這也是它被稱為“紅骨獵浣熊犬”的原因。 |
性格特點 | 在所有獵浣熊犬中,該犬算是較為健全完整的。它性格開朗活潑、溫順柔和,在狩獵時會表現出極高的興趣和耐心。 | |
生理指標 | 身高:29厘米~30厘米;體重:5公斤~6公斤,體格健壯,類似于斗牛犬的體形 | 它體高53~66厘米,體重20~32千克。 |
寵物疾病 | 常見疾病:暫無 | 常見疾病:暫無 |
小圖對比 | ||
其它對比 | 愛斯基摩犬 加那利犬 銀狐犬 紅骨獵浣熊犬 波倫亞犬 川東獵犬 波士頓斗牛犬 丹迪狄蒙梗 哈瓦那犬 湖畔梗 拉薩犬 愛爾蘭軟毛麥色梗 秘魯無毛犬 英國指示犬 荷蘭毛獅 拳師 | 瑞典獵鹿犬 帕特大勒梗 英國指示犬 英國獵狐犬 川東獵犬 大格林芬犬 阿根廷杜高 黑褐獵浣熊犬 湖畔梗 意大利靈緹 美國獵狐犬 淺黃布列塔尼格里芬犬 葡萄牙波登可犬 法國黃白獵犬 法老王獵犬 大英法黃白獵犬 |
返回 | <<帕特大勒梗 | <<紅骨獵浣熊犬 |